霉菌(molds)是一種真菌,會產生分支的絲狀菌絲(hyphae),菌絲濃密交錯后則形成菌絲體(mycelium)。菌絲體分成營養(yǎng)菌絲體(vegetative mycelium)和空中菌絲體(aerial mycelium)兩種,營養(yǎng)菌絲體的菌絲可深入基質吸收養(yǎng)分,而空中菌絲體則會散佈霉菌的孢子[1]。會造成動物和植物病害的霉菌有很多種,其中只有皮霉菌(dermatophytes)和念珠菌(candida)較常造成人類或是人畜之間的傳染,臨床上常見的霉菌依感染部位可分成表皮霉菌病(cutaneous mycoses)、皮下霉菌病(subcutaneous mycoses)、深部或全身性霉菌病(deep-seated or systemic mycoses)和伺機性霉菌病(opportunistic mycoses)。一般會造成表皮和皮下感染的霉菌可感染皮膚、毛髮和指甲,常形成慢性的霉菌疾病,但很少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而全身性霉菌病則由病原性霉菌引起或是免疫抑制時所繼發(fā)的二次性霉菌感染
表皮的霉菌是指由僅能入侵皮膚、毛髮及指甲的表面角化組織,而不入侵深層組織的霉菌,其中以皮霉菌(dermatophytosis)最常見也最為重要。皮霉菌對宿主的致病性為宿主對其釋放的皮癬菌素(Trichophytin)所產生的過敏反應[2,14]。皮霉菌在角化組織中僅能形成菌絲和關節(jié)孢子(arthrospores)而在培養(yǎng)基上則形成特殊的菌落和分生孢子,此即稱為雙形性(dimorphic),而分生孢子可作為菌種分類的依據[5]。其它尚有大多生長于土壤或是腐壞植物的皮下霉菌,此霉菌多經由外傷進入皮下組織內而致病,很少伴隨有全身性的疾病,但嚴重時亦會擴散
另外還有具有雙形性的全身性霉菌其感染方式多經由口鼻吸入,且大部分的感染是無癥狀的,而少部分有癥狀之疾病,雖然有特別容易發(fā)生在某特定器官的傾向,但嚴重感染時亦可能散佈到任何器官。伺機性霉菌只有當宿主防御機制改變或是免疫機能衰弱時才易引起疾病,其會感染宿主體內的任一或所有器官且常有數種菌體的同時感染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