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蚧蟲研究學者的制片方法
我國從事蚧蟲研究的老前輩有陳方潔、周堯、楊平瀾、湯枋德等,后起之秀有王子清。
因我國從事蚧蟲研究的起步較晚,在制作蚧蟲玻片的技術(shù)上基本沿用國外學者的操作步驟。到1970年,
楊平瀾先生積數(shù)十年對蚧蟲研究的經(jīng)驗,將蚧蟲玻片的制作方法加以實驗和改進,創(chuàng)造出一套操作簡便并可永久保存標本的蚧蟲玻片制作方法�! �
1、楊平瀾先生的蚧蟲玻片制作方法
1)將蟲體移入8—10%氫氧化鉀溶液中加熱并清除蟲體內(nèi)含物;
2)移入清水中(自來水即可)浸泡1小時左右;
3)移入染料液內(nèi)染色(活性染料30分鐘即可);
4)移入清水中(1小時左右);
5)移入溷和液內(nèi)清理、脫水、透明;
6)移入載玻片上,滴膠封片后自然乾燥或溫箱乾燥(30℃左右)�! �
此種玻片制作法的優(yōu)點:
1)活蟲體、酒精浸泡或干藏多年的標本蟲體均可立刻用來制作玻片標本;
2)減去一些油類及化學物品的使用,如冬青油、橄欖油、酸性酒精、乳酸、苯酚、冰醋酸等;
3)制片始終在統(tǒng)一規(guī)格的器皿中操作,去除了水浴鍋或坩鍋加熱及清理、脫水、透明等不同容器的交替使用;
4)改變了我國一直沿用的從75—100%酒精逐步脫水的繁雜操作過程,實行一步脫水法。(即溷和液脫水法。溷和液配制:二甲苯+無水酒精,1:1);
5)在水洗、染色(限活性染料)和脫水三個步驟中任意安排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