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點擊查看產(chǎn)品報價)
以極值統(tǒng)計方法來評估軸承鋼疲勞壽命,分析軸承鋼中非金屬介在物類型、
微觀形貌、尺寸分佈,并以介在物級別判定法及材料滾動疲勞試驗來驗證極值統(tǒng)計法是
否準確。并針對滾動疲勞試驗后不合格試片進行疲勞破壞起源分析。
以極值統(tǒng)計法預測軸承鋼的疲勞壽命結果,與介在物級別判定法及
材料滾動疲勞試驗結果一致,因此可知極值統(tǒng)計法可用來預測軸承鋼疲勞壽命。以軸承
鋼中不同取樣部位來說,因為鑄模受冷卻循環(huán)作用與鋼液擾動產(chǎn)生漩渦作用而易附著于
接近凝固殼邊緣處之影響,造成軸承鋼側邊部位(D/4)之介在物尺寸會比中心部位(D/2)
較小且分佈較均勻。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氧含量多寡與軸承鋼品質有密切關系,鋼中氧含
量愈多會導致軸承鋼品質愈差,因此有必要在制程中控制鋼中氧含量,以提高軸承鋼品
質。
軸承疲勞壽命異常之破壞起源分析,在材料滾動疲勞試驗后不合格試片剝落處發(fā)
現(xiàn),在剝落處下方距離表面200 m~300 m,
發(fā)現(xiàn)大尺寸氧化鋁型非金屬介在物殘留, 此類非金屬介在物容易于煉鋼過程中與其他氧化物結合,因此易形成較大尺寸之複合型
介在物,其中以SiO2‧Al2O3‧FeO 型之複合型大尺寸介在物為影響疲勞壽命之最主要因素。
軸承在運作時在距離表面200 m~300 m 處會產(chǎn)生極大接觸應力,若此部位含
有大型非金屬介在物,將是造成疲勞壽命異常之主要因素。
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禁止復制,轉載注明地址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專業(yè)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
顯微鏡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