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點擊查看產(chǎn)品報價)
光線差別會讓墻角處的涂料顯得更亮或更暗
18世紀末的一個下午,物理學家和哲學家恩斯特·馬赫(ErnstMach)將一些
單色的紙條排成一排,然后仔細觀察。出于對感知問題的興趣,他注意到
一個現(xiàn)象:紙條似乎不太對勁。顏色好像有問題。他將紙條分開,一條一
條觀察,然后再將它們放到一起。最終他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雖然單張紙
條上的顏色是一樣的,放到一起的時候看上去卻會有明暗變化:左邊稍微
淺一些,右邊稍微深一些。(要驗證圖中的長條亮度是一致的,把其他長條
蓋住,只留一條。)這就是“馬赫帶”錯覺,你也可以在其他地方發(fā)現(xiàn)這種
現(xiàn)象——例如,在兩面墻交匯的墻角,光線差別會讓墻角處的涂料顯得更
亮或更暗。知道這個之前,就算你成天看到這種現(xiàn)象,很有可能你也不會
發(fā)現(xiàn)。同樣
的道理,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注意到遠處的山巒會顯現(xiàn)出一點藍色——一
旦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他們就開始以這種方式繪畫。但在此之前的藝術(shù)史完全
無視這一點,雖然事實一直就在眼前。為什么我們會無視這種明顯的現(xiàn)象
呢?難道我們對自己的體驗的觀察真的如此差勁?
是的。我們是很差勁的觀察者。而且就算認識到這一點也無濟于事:
我們相信自己所看見的世界是真實的,直到有人提醒我們注意到事情并非
如此。我們將學習如何觀察我們的體驗,就好像馬赫仔細觀察紙帶的明暗
變化一樣。我們的意識體驗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直覺上好像看見的就是真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五彩繽紛,小狗跑
來跑去,出租車在行駛,繁忙的都市,美麗的風景。用眼睛觀察似乎毫不
費力,而且大部分時候都相當精確。你的眼睛與高分辨率數(shù)字攝像機似乎
區(qū)別不大。而你的耳朵就像精密的麥克風一樣能準確分辨外界的聲音,你
還有手指,能探測外界物體的三維形狀。然而直覺完全是錯的。我們來看
看事實是怎么回事。
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如有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禁止復制,轉(zhuǎn)載注明地址
上海光學儀器一廠-專業(yè)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
顯微鏡價格